放射科设备 |
超声科设备 |
手术室设备 |
检验科设备 |
实验室设备 |
理疗科设备 |
急救室设备 |
儿科设备 |
眼科设备 |
牙科设备 |
妇科男科设备 |
灭菌消毒设备 |
医用教学模型 |
美容仪器设备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车 柜 |
ABS病床轮椅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医疗器械原材料的技术规范应包含哪些信息?
本篇继续分享设计开发的一个重要输出项——医疗器械原材料(包括外购的零配件)的技术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原材料技术规范的管理形式多样:有的体现在进货检验规程中、有的标注在图纸上、也有的仅在原材料清单中简单描述。
这种不统一的管理,可能带来工作的疏漏。
No.1 原材料的基本信息
包括但不限:原材料名称、原材料代码(如有)、规格型号等。
简要说明其在该产品中的用途与装配位置等。
No.2 原材料的分类信息
应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及《物资分类原则》(如按风险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C类等)的要求,明确该原材料的分类级别。
分类结果直接决定了后续质量控制策略的宽严程度。
No.3 原材料性能指标
这是技术规范的核心,需明确界定材料的各项关键技术参数,可包括(但不限):
物理性能:如尺寸、硬度、强度、熔点、颜色、透明度等;
化学性能:如化学成分、纯度、酸碱度、残留单体、易氧化物、紫外吸光度等;
生物性能:如细胞毒性、致敏刺激性、全身急性毒性等生物相容性指标。
No.4 原材料的检验方法
针对第3部分列出的每一项性能指标,必须明确:
检测方法:是依据某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自定的检验方法;
接收准则:明确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如数值范围、特性要求等);
检验类型:明确是每批必检,还是型式检验,或仅核对供应商的出厂检验报告。
No.5 供应商提供的随附资料
为确保供应链质量可控,应规定供应商随货必须提供的文件,例如:
出厂检验报告(COA)、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生物相容性测试报告或符合性声明、材质证明文件、RoHS/REACH等法规符合性声明。
No.6 生产环境与包装的要求
对于无菌或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原材料,还应特别关注:
生产环境:是否要求供应商在洁净环境下生产,并需提供洁净区检测报告。
包装要求:如初始包装的材质、密封性、无菌屏障系统等要求。
No.7 储存和有效期
对有特定储存条件或会老化的物料,必须明确规定:
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具体要求。
有效期/复验期:明确原材料的货架有效期或开封后的使用期限。
No.8 法规与资质要求
这是确保供应链合规的底线要求:
若所采购的原材料本身是属于医疗器械,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医疗器械备案证》。
必要时,应明确供应商需具备的相关体系认证(如ISO 13485)。
总结与建议
建立一份独立、完整、内容清晰的《原材料技术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得以控制的基础,并将其纳入设计开发输出文档与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便后期进行严格控制。
本文由广州佳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佛山浩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