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设备 |
超声科设备 |
手术室设备 |
检验科设备 |
实验室设备 |
理疗科设备 |
急救室设备 |
儿科设备 |
眼科设备 |
牙科设备 |
妇科男科设备 |
灭菌消毒设备 |
医用教学模型 |
美容仪器设备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车 柜 |
ABS病床轮椅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III类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评价资料编写案例分享
无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中,“CH3.5.6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块内容,可能也是除临床试验之外的投入费用最多的。
通过对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进行研究评估,能够发现潜在的生物风险因素,从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篇以无菌穿刺给药类医疗器械(III类器械)为例,分享一下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评价资料的编写方式。
No.1 基本概念
1). 生物相容性评价
生物相容性评价是评估医疗器械与人体组织或生物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能揭示出医疗器械对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如细胞毒性、皮肤过敏试验、局部刺激性等。
2). 毒理学评价
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对医疗器械成分或材料进行毒理学试验,评估医疗器械对人体的潜在毒性。
毒理学评价有助于揭示医疗器械可能引发的毒性反应,为医疗器械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依据。
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基因毒性试验等。
No.2 申报产品的描述
1). 临床预期用途
用于对xxxx进行穿刺,以注射药物。
2). 结构组成
申报产品由部件a、部件b、部件c、部件d、部件e、部件f组成。
其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件为部件a、部件b,间接接触的部件为:部件c、部件d、部件e、部件f。
各组件所有的原材料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详见表1。
表1 各组件原材料信息
3). 包装材料信息(无菌屏障)
申报产品的初包装采用一面PETG 材质的吸塑盒与一面特卫强包装。
两种初包装材料均经过了生物相容性测试,检测报告分别见附件7和附件8。
No.3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根据GB/T 16886.1-2022 第5章医疗器械分类:
1). 按人体接触性质分类
申报产品为外部接入医疗器械——组织/骨/牙本质。
2). 按接触时间分类
申报产品为短期接触器械(A),一次、多次或重复接触,累计时间在24h以内的医疗器械。
3). 生物评价指标
根据现行版标准,申报产品进行了细胞毒性、致敏反应、刺激或皮内反应、材料介导的致热性、急性全身毒性和血液相容性研究,标注阴影部分表示,详见表2。
生物学评价结果应符合下面要求:
(a) 细胞毒性:产品无细胞毒性;
(b) 皮肤致敏反应:无皮肤致敏反应;
(c) 皮内反应:无皮内反应;
(d) 急性全身毒性:无急性毒性反应;
(e) 溶血率:对溶血性能无影响;
(f) 材料介导的致热性:产品无致热性。
表2 生物学风险评定终点
No.4 实施或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未豁免。
No.5 对于现有数据或试验结果的评价
申报产品按照现行版标准进行了生物学评价。
申报产品有5种型号规格,分别是YYBJ010、YYBJ020、YYBJ030、YYBJ040、YYBJ050,5种型号仅仅是根据xxxxx的不同,其它无区别。
故选择临床常用型号YYBJ030进行生物相容性研究测试,批号为Y240901。
经xxxx医疗器械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结果见表3。
结论:申报产品按照现行版标准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皆符合规定。
表3 生物相容性结果
No.6 药物相容性研究
申报产品用于对xx组织进行穿刺,以注射药物。
产品临床最大使用量3支/天,产品临床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24h。
委托xxxx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药物吸附研究和已知可沥滤物研究。
1). 药物吸附
药物吸附研究表明,申报产品对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酸性)、注射用美罗培南(碱性)、注射用两性霉素B(碱性、脂溶性)中活性成分吸附很小,药物含量无明显改变,药物质量研究结果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要求。
综上所述,申报产品进行输注以上药液有效。
详见附件15。
2). 可沥滤物
可沥滤物研究表明,已知可沥滤物双酚A(简称BP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应用安全边际值(MOS)值大于1.0,Cr和Ni元素未超限值。
因此,有理由认为本产品中的已知可沥滤物BPA、MDI、MDA、N,N-二甲基丙烯酰胺、Cr和Ni元素不会引起安全性风险。
详见附件16。
附件清单:
省略。
本文由广州佳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佛山浩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编辑